三国:寒门崛起

苏商隐

首页 >> 三国:寒门崛起 >> 三国:寒门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退下,让朕来 秦功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武炼巅峰 织明 想当皇帝的领主 回到明朝当王爷 混在洪武当咸鱼 晚唐浮生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三国:寒门崛起 苏商隐 - 三国:寒门崛起全文阅读 - 三国:寒门崛起txt下载 - 三国: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0章 法正,消化战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曹操是政治家,乱世枭雄。

同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开创者,这样的人骨子里自有傲气。

张松一番无端指责,正好触动到曹操的痛点上。

于是乎,老曹不由分说,命人将张松给棒打出了司空府大门,其实,这个结果,还算是好的。

要是再过上几年,曹操当上了丞相,真正掌握了朝堂的绝对权力,那张松这样的沽名钓誉之辈,只怕不是被打,而是被杀了。

“魏府君,你说我哪里说错了,曹阿瞒的那本书,你看这里的几句话,与战国时的百家之论何其相似。”

张松气鼓鼓的不服争辩,让魏石觉得好生可笑。

天下文章一大抄。

诸多观点古已有之,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若是因此而指责曹操所着孟德新书抄袭,实在有点以偏概全。

据魏石所知,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其实是曹操个人军事征战的经验总结,有借鉴先人的理论,也有实战的积累,相当于一份个人的总结报告。

“曹公自傲文采,也在情理之中,加上麾下人才济济,不识张别驾之能,刘荆州、刘豫州,皆是一方英豪,想必会对别驾另眼相看。”

魏石哈哈一笑,对张松拱了拱手说道。

这位蜀中名士,领了刘璋的命令跑到中原,干得却是卖主的勾当,着实令人怀疑其人品。

当然,人品归人品。

要是上一次张松到东三郡,就有投效之意,魏石也会以礼相待,把张松当作臂助相待,但可惜的是,张松当时并没有看上魏石。

这一次张松再来,以魏石的猜测,估计是张松在刘表那里碰了壁,然后再一分析,发现魏石竟然拿下了房陵、上庸、西城三个郡,隐隐有成为一方小诸侯的架式。

张松听到魏石提起刘表、刘备,果然颇不自在,支吾了一会道:“松从许都回来,其实先到的襄阳,也曾求见过刘荆州,只不过。”

“不过,松在襄阳时,可是听说了魏府君北伐得胜之事,蔡家、蒯家这些豪族贵人,可都对魏府君赞誉有加,松还听说,魏府君认了刘荆州夫人为姑母,这么算下来,刘荆州就是魏府君的姑丈。”

张松一脸喜色的说着魏石之事,仿佛他的身份是魏石的手下一样。

蔡氏是姑母、刘表是姑丈。

这是什么逻辑?

魏石越听越是心头火起,张松这人真是不会说话,怪不得曹操要把他给赶走。

当然,依魏石看,张松这人不讨曹操喜欢还只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刘璋占据的巴蜀,距中原太过遥远,中间还隔着刘备、刘表、张鲁、马腾、韩遂等多个势力。

曹操现在的主要目标,还是北方的二袁,南面的刘备、刘表。

连张鲁、马腾、韩遂这三位,曹操暂时也顾不上,更不用说刘璋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这个道理,小儿都明白,曹操自然更清楚。

张松啰啰嗦嗦的说了半天,最后才表达清楚他的来意。

曹操那里,他是靠不上去了。

刘表没有争霸的野心,对刘璋的益州没兴趣。

剩下左将军刘备,张松看不上一个连地盘都没有,借驻于他人的宗室。

这么盘算下来,也就只有刚刚占据了东三郡的魏石,正好符合张松投效的条件。

年轻有为,有进取的野心。

手段高超,有创业的雄心。

白手起家,有个人的魅力。

还有距离益州很近,西城再往西南,就是益州的巴西郡。

魏石已经拿下西城,虎视汉中和巴西两郡,要是在这个时候,他张松献上西川地理图和刘璋军布防的舆图,那就是大功一件。

魏石与张松相互试探了几个来回,彼此的心意也是心知肚明。

在张松拿出两份舆图时,魏石也不隐瞒,直抒自己有拿下汉中和巴蜀作为基业的想法。

“曹孟德不识张别驾大才,我却知张别驾、法校尉之能,也深知益州贤能志士为米贼张鲁所欺之苦。”

“张别驾若是回到益州,且帮石带一口信给法孝直,就说石在西城,翘首等待,若是他能前来辅佐,石当以管仲乐毅相待之。”

张松、法正、孟达。

这三人之中,魏石最看重的还是法正。

历史上,刘备入蜀以及汉中曹刘大战的前前后后,在帐前运筹参划的幕后谋士,不是诸葛亮,不是庞统,而是法正。

而这一段时间,也是刘备最为高光的时候。

比较诸葛亮和法正两人的能力,诸葛亮的长处在于战略眼光,南征南中、北伐中原,包括政务治理巴蜀,都显示出了他全面的才干。

法正相对来说,要更偏重于出谋划策方面。

其中就以汉中之战为例。法正给刘备出谋划策,最后在定军山设计杀死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从而一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法正病逝之后,刘备曾为之痛哭流涕数日。

张松与法正是知交好友,听到魏石倚重之言,大喜道:

“府君既有平定汉中、巴蜀之志,松这就回转益州,以为府君之内应。在见到法孝直之后,松定转告府君看重呵护之意,相信孝直听闻,定会辞官投奔而来。”

“另外,松到成都之后,当向刘益州游说,府君有击破米贼、取张鲁首级的壮志,相信刘益州听闻,必为之鼓舞,等到府君出兵攻伐张鲁之时,刘益州当供给以粮秣、军资,为府君大军提供臂助。”

张松拍着瘦弱的胸脯,一双三角形的眼睛里流露出被看重的喜悦。

他这一趟出川遍访各个诸侯,可以说是见识了天下英豪。

最后,给予他尊重的,只有魏石。

在临别之时,张松心里颇有得遇明主的兴奋。

“子乔兄,石还有一言相告,子乔兄回转成都之后,千万要谨言慎行,特别是在家人面前,万万不可提及今日相谋之事,要谨防隔墙有耳,失密获罪。”

魏石在送走张松之时,临别殷殷相劝。

张松在历史上被刘璋所杀,是因为其兄张肃告密。

虽然这一次,魏石只是与张松、法正相约谋攻汉中,暂时并不涉及到入蜀之事,但刘璋多疑,也不排除会多思多想,所以,早早提醒张松一句,也是防范于未然。

张松闻言一愣,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他此时还没有想到,以后告发他的人,会是自家兄长张肃。

送走张松之后,魏石在西城抓紧时间整军备战,以应对张鲁下一步的举兵来犯。

几天之后,派驻到西城以西驻守的魏延回报,张鲁的米兵在黄金城、兴势山一带构筑石围,并没有东进的迹象。

张鲁不想救杨任了?

魏石心头一怔,对张鲁这个五斗米教师君的想法,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张鲁不来打西城,魏石暂时也没有继续西攻汉中的想法。

从军事层面上看,西城至南郑的路上,有兴势山阻挡,这一道山岭之上,张鲁筑有一座关隘,名曰:黄金城。

魏石的军队要想通过,就必须先拿下此城。

但从黄金城的险要来看,此处易守难攻,比起木兰塞,还要更加的难打。

据魏石所知,黄金城在蜀汉覆亡之时,守将是蜀中老将柳隐,一直到成都陷落,刘禅发出投降的诏令之后,柳隐才始从黄金城撤出。

这样的雄关险隘,强攻肯定不是上策。

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和打西城一样,以奇谋获胜。

另外,魏石现在的家底还不丰厚,满打满算就那么七、八千将卒,却要守卫东至房陵、郦邑君山、北至峣关、崤山,西至西城的广阔区域。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蛋。

暂时没有对手,并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

等到把西城的战果给吸收消化之后,再行谋攻汉中,才是稳妥之策,这一点,不只是魏石这么认为,就连心高气傲的杨修也这么认为。

张鲁不来攻打,就留给了魏石处理内务的时间。

他现在最紧要的是两件事。

其一,想方设法的把杨任给劝降了,这个汉中大将被困孤崖之上已有数十日,估计军中粮秣也快要耗尽了。

没有吃的,就算是再坚定的五斗米教徒,也会心生绝望。

魏石就不相信,杨任对张鲁会死心塌地,尤其是在知晓张鲁没有派兵前来救援之后。

其二,是设法尽快消化申氏族人。

申耽、申仪已死。

申家的七、八千户人口,对于魏石来说,是极为宝贵的战略资源。

这些人中,有申家的本族,有从关中投奔来的流民,也有依附的熟賨。

魏石已经吩咐王平、郭鹏,抓紧时间甄别申家的这些人,从中分离出可以马上收服的人、暂时要隔离的人,还有必须要关押起来的人。

这个工作很烦杂,但又很是重要。

魏石希望,刚刚成年的王平能够通过这次的考验,真正成为继魏延之后,在魏石军中独挡一面的骨干将校。

就在魏石忙碌之际,王平跑了进来,向他报告汉宁郡功曹阎圃绕道巴西郡,走夷王朴胡的属地到达西城,想要求见魏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 天官赐福 彩礼十万,我和陌生总裁契约领证了 蛊真人 福艳之都市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 男欢女爱 赵氏嫡女 我携秋水揽入星河 御女天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女公务员的日记 逍遥人生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恶毒女配洗白日常 渔港春夜 傅先生,偏偏喜欢你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欢喜功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篡清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数风流人物 大明日不落 重生三国之中兴大汉 大明世祖 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 藏国 我在大唐做战神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 红楼志 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 皇朝一品 海贼之横行天下 
最近更新风雪持刀人 来!给各朝上科技 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汉末乱云飞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万世之大唐 
三国:寒门崛起 苏商隐 - 三国:寒门崛起txt下载 - 三国: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 三国:寒门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