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首页 >> 汉武挥鞭 >> 汉武挥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小贵婿 狂妃很彪悍 民国之文豪崛起 朕就是亡国之君 晚唐浮生 赤色黎明 特工之回到清朝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寒门仕子 马谡别传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 汉武挥鞭全文阅读 - 汉武挥鞭txt下载 - 汉武挥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立夏过后,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物迅速的生长起来,正所谓“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关中沃野千里,实为天府之国。随着五月的来临,遍地绿意,一派勃勃生机。迎春花谢了,小草钻出了地面;桃花败了,柳枝青青,苹果花开时,燕子已衔春泥;等到槐花开,油菜已结荚,小麦在吐芒。姹紫嫣红的五月关中,槐花就星星点点地点缀着乡村。

汉初时,关中地区已有不少农户尝试种植冬小麦,五月初早已苗麦青青,有的麦子也已开始抽穗了。只是由于饮食习惯问题,粟米还是关中人的主食,小麦的价格尚不足粟米的一半。

开春以来,这长安城附近的作坊,就像雨后春笋般的,突然冒出许多来,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自打去年冬天,京畿各郡县,就贴满了招收工匠的告示,看着墙上绢帛做的许多告示,不少老丈和老妪心疼不已,嘴里骂骂咧咧的数落着官府,耗费颇多,不知节制。告示边的书吏却丝毫不敢辩驳,大汉以孝治天下,以老为尊,这些花甲之年的长者,便是天子也会礼让三分。若是书吏惹恼了他们,被狠狠敲上几拐杖都是轻的。

老百姓们听着书吏细细宣读告示上的条陈,觉得月例高得有些离谱,若不是告示上盖着官府的大印,还当那是骗人的玩意。汉初官印的公信力可不像后世新中国那么低,秦汉以印绶为识人处事之凭据,冒用官府大印,依汉律,可是抄家的重罪,不但自己人头落地,连带着全家都要充作官奴。

京畿各郡的工匠们纷纷跑到府衙,拿到离乡远行的符简,朝京城汇集而去。各地官吏不但没有丝毫刁难,反而客客气气将他们送上路,一些喜好名声的父母官,还摆出了出城相送的戏码,一再嘱咐工匠们到了京城的作坊里好好做活,平日多念着家乡的好,闹得工匠们颇有些手足无措。

倒是官家小吏们心里明白,京城附近的作坊都是京城贵人们的买卖,这些告示都是他们特意差人送来的,再三叮嘱要把事情办周全了。官老爷们都打着讨好贵人的心思,自然是极卖力的。若是工匠们在京城多多谈起家乡的好,再说些父母官如何如何爱民如子,一旦传到贵人的耳中,免不得要褒奖一番。需知汉初选官,除了世袭就是孝廉,为官最重官声,不管你能力咋样,名声是最紧要的。如今有这么个机会,能让治下百姓到天子脚下替自己扬名,官老爷们哪会轻易放过?

如此一来,本就繁华的长安城及周边各县愈发拥挤起来。起初的时候,部分黑心商户见猎心喜,趁机提高粮价,盘算着狠狠挣上一笔。谁知长安东市突然多了十余家米肆,挂着“六陈行”的招牌,大量平价贩卖黍、稷、稻、小麦、大麦、菽六种粮食。长安物价瞬间恢复到往日的水准,不高不低。六陈行背后的东家,自然是皇室实业集团旗下的皇室储备署,刘彻深知“米贵伤农,米贱亦伤农”的道理,早早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就为平抑工业化进程导致的大量人口流动引发物价波动。

田氏商业集团和皇室实业集团新开设的大量作坊,在太子刘彻的硬性要求下,大幅提高工匠和雇工的月例,至少比其他作坊开出的价钱要高出两倍,某些手艺好的勤快工匠,甚至拿到了十数倍的高额报酬。拥有雄厚财力的刘彻,从来不吝啬于提高员工福利。因为刘彻深知,未来大汉帝国将无可避免的出现大量的资产阶级。他的有生之年,必须尽力降低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和剥削,他实在不希望大汉帝国再经历西方工业血汗史。当然,刘彻不是神,尽人事儿听天命,但求问心无愧便是了。

大汉立国数十载,不断减免租赋,与民生息,只要没有发生大范围的灾害,百姓都能丰衣足食,偶尔还能吃上些荤腥。故此,民间饮食也从最初的填饱肚子,渐渐提升到满足口腹之欲的境界。近来京城周边诸县,甚至出现了一种新的吃食——蒸槐花疙瘩。

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自打长安东市开了些糕点铺子,贩售些从前贵人们才能吃到的美味糕点,偶有余钱的百姓家也会买上几块尝尝鲜。吃的次数多了,自然免不了学着在家炮制。令人奇怪的是,糕点店的掌事和伙计,似乎并不着恼,反而会很和气的讲解些做糕点的简单法子。

至于做糕点的主料,被称作面粉的事物,只需将麦子用石磨细细碾磨成粉便是。然而,百姓们大多都是到东市几家新开张的面粉铺购买,很少在家里磨面。倒不是他们不会自制,只是这面粉铺里卖的价钱,比起小麦也贵不了多少,也省得自己多花工夫了。省下来的力气,哪怕到京城附近新开的各式作坊里打打杂,也能挣来不少的面粉钱。

有了面粉,想做糕点也不容易。糕点是甜食,在汉初,糖类的价格并不便宜。然而,百姓们惊喜的发现,糕点铺竟然开始贩售大量饴糖,价格比市面上要便宜一半。随着前来购买饴糖的百姓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闻讯而来的大商人,提出要大量求购,糕点铺的掌事索性在旁边又开了几间铺子,专门贩售饴糖。

早在殷商末年,中原百姓就知道用谷物来制造甜味食品了,并制作出了饴糖。所谓饴,就是一种以谷物为原料制成的淀粉糖,类似于后世的麦芽糖。到了汉初,作为甜类食品,饴糖的食用已经很普遍了。饴糖的制造是以谷物的淀粉掺和麦芽再经过醣化熬煮而形成的粘稠状制品,民间流传十分广泛。

其实,早在去年冬天,权贵云集的北阙甲第,就已出现一家“石蜜坊”,向权贵们高价供应糖类制品。数月来,早就挣得钵满盆满,让田氏商业集团的东家田胜乐得合不拢嘴。石蜜肆出售的可不是平民百姓食用的饴糖,而是太子刘彻炮制出的蔗糖,已和后世的白砂糖极为接近了。

刘彻原本并未打算从事制糖,由于他未曾在关中之地看到甘蔗,还以为汉朝是没有甘蔗的。当初制作糕点时,他使用的也是常见的饴糖。

直到去年冬天,刘彻和皇帝老爹饮宴时,不小心喝大了,掌印太监孙全端上一樽“柘浆”,让他解酒,他才知道,自己错了,大大的错了。这“柘浆”就是甘蔗汁!实实在在的甘蔗汁!

找来少府汤官细细询问,刘彻才知道,此时白砂糖虽未真正的制作出来,但甘蔗汁却已普遍用于调味。而高祖刘邦在位时,闽越王就曾进献石蜜五斛,所谓石蜜,即是指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固态制品。

而所谓的“柘浆”,在南方极为常见。战国末年,屈原是所作的《招魂》,其中有“腼鳖炮羔,有柘浆些”句,意为在烹煮鳖鱼和煎炸羊羔这些美味食品的时候,还要淋上一些“柘浆”调味。所谓柘浆,也就是指甘蔗榨出来的甜汁。

可见当时位于南方的楚国不但已经有了甘蔗的种植,而且人们已经能够懂得榨出其中的甜汁来作烹调食物时的调味品;又由于《招魂》一诗通篇描写的是民间常见的招徕亡魂的风俗礼仪,与之同时描写的还有稻、麦、鸡、牛等民间常用的食物,这足以说明蔗类制品的榨取与食用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

固然汉初的蔗糖制品尚是稀罕之物,否则就不会作为贡品上献于皇帝。但蔗汁的食用已经成为社会上层人物比较常见的事情,使用甘蔗汁,不但是一种常用的调味食品,还往往用来作解酒之用。

到了景帝朝,已经出现了沙饴石蜜。所谓“沙饴”,即是指结晶状糖类制品。淀粉糖呈粘稠状,而要想得到结晶状糖类食品,除了蔗糖是不可能有第二种取代物的,如今长安权贵们已经能够食用到具有砂糖雏形的蔗糖制品了。

刘彻不由大喜,赶忙让田胜派人前往楚地,大肆收购甘蔗,并安排人手大量种植,以备今后使用。甘蔗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所以冬季也有大量的甘蔗可用,特别是一些野生的甘蔗,在楚地的茂密山林里。而长沙王刘发的封地长沙国,有许多荒地,如今正好用来种植甘蔗。

不过月余,大量的甘蔗就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南山脚下新建的制糖作坊中。早已试制过无数次的太子詹事府工匠们,带着千余名羌人女奴,昼夜不停的赶制蔗糖,终于在开春后,制出了第一批成品,送到北阙甲第的石蜜坊。石蜜坊开业之初,就引爆了北阙甲第,权贵们纷纷派出管家,推着成车的铜钱,购买蔗糖。每石万钱的高价,也丝毫阻挡不了蜂拥而至的人潮,千余石的蔗糖不到一日,当即告罄。

国舅田胜望着府库中堆成小山的铜钱,二十出头的嫩脸愣是笑出一朵菊花。

(特意等到两点多更新,想看看编辑这周给没给推荐,谁知道还是失望。真无奈,吐槽一下,凭啥某些书能连续推荐一个多月,真心无语。。。。。。。)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 福艳之都市后宫 赵氏嫡女 恶毒女配洗白日常 武炼巅峰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都市极乐后后宫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龙族5:悼亡者的归来 名门夫人上位记 大时代之巅 南墙有马 蓬莱仙迹 迷梦星海 田野花香 挺进决赛圈 儒道至圣 公主逃婚以后 你好财务总监 玉谋不轨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 大明世祖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平民乱闯三国 三国:我为黄巾续命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书生凶猛 我在亮剑卖军械 南宋特种兵 大秦帝师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皇朝一品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快穿之打脸金手指 搅和大宋朝 魂穿汉末:再铸大汉辉煌 北平说书人 全战之罗马复兴 凡尔赛只有女王 
最近更新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 穿越占座山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江汉儿女英雄传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 汉武挥鞭txt下载 - 汉武挥鞭最新章节 - 汉武挥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