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嘉年

左篱

首页 >> [三国]嘉年 >> [三国]嘉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肥水不流外人田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官气 诸天无限从四合院开始 斗罗:黑暗律动,狩猎诸神 镇龙棺,阎王命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穿越都市影视世界 武动之武祖再临 网游:开局获得神级天赋 
[三国]嘉年 左篱 - [三国]嘉年全文阅读 - [三国]嘉年txt下载 - [三国]嘉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番外一】成侯纪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夫治政之要, 莫大乎求贤,求贤之要,莫大乎太学。太学者, 贤士之所由,教化之本原也。故自黄初改元, 文帝初营洛阳宫以来, 重修太学,便成了朝中一件要紧事。史载, “黄初元年, 始开太学, 扫昔日之灰炭,补旧碑之缺坏,备博士之员录,依汉甲乙考课”。逮至明帝,仓廪富溢, 野无流民, 始大修雒阳,兴太极殿于前, 昭阳殿于后, 扩芳林,修陂池, 起景山, 刊六碑《典论》于太学。正始中, 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 树之讲学堂西。届时,洛阳城南之太学,有房二百四十,室千八百五十,游学之士,络绎不绝,比之汉东都之盛,亦不为差。

然若细观其里,今日之太学,终究是与后汉相差甚远。太和、青龙年间,中外多事,南有蜀贼屡犯关中,北有鲜卑侵扰边郡,不愿从军又欲免于徭役者,多求诣太学。又经建安战乱,两州疫病,前代大儒死伤大半,今日太学之中的博士,多是粗疏略通皮毛之辈。总之,博士之心不在育人而在求禄,士子之心不在圣道而在避役,两厢皆无心求学,反而阴差阳错,使太学成了多年来最安稳之处。

但直接因此将太学定为徒有其名之所,亦过于武断,毕竟纵使是当下正始之年,各名门世族家的郎君,年岁长至十五时,仍会前往太学求学。当然,他们所求的并非六经章句,这些他们七八岁时就已在家中学习,十五岁时早烂熟于心。这里的所求之学,是四方奇文易训,是朝中政局之缓急,亦是各家族之间七连八绕的关系。这些身世优越的贵公子,将来多半都会位极人臣,要是能早些互相结识,交为挚友,将来到了官场上,对他自己,对家族,都是一份保障。

这日讲学完毕,先生带着书离开,少年们便在堂中讨论起来。方才课上所讲,是郑玄所注之《易》。郑玄兼通今古五经,矫同前代诸注,但到了今日博士口中,多半成了照本宣科,少年们也对这种老生常谈无何兴趣。他们聚在一起,谈得是近来雒阳中最盛的话题——言意之辩。

这不是清谈中的新题,再此盛行起源于荀氏兄弟的一场文论。荀氏自建安末年受命举族迁往江东,历经文帝、明帝两朝,已分为两支。荀氏主宗于景初末年迁回颖阴,仍旧是汝颖一带的名门,甚至由于历代皇帝的格外犹宠,其地位远比其他世族还要超然。而另一支,则留在了南方,继续与孙氏和其他江东望族共同治理江东,如今主事的,是荀令君之子荀粲荀奉倩。但亦有传言,道荀氏搬回北方的主因是荀粲的一干兄长,不耐与那些南方小族为伍,连年上书方求得圣旨。但朝廷也不愿就此放弃多年的经营,所以提出了分支的条件,而与诸位兄长性情素来不和的荀粲便主动选择留下,担起治理江东之责。

话转回文论。一月前,荀彧第六子荀顗来太学述儒,未暇多言就有仆人进到堂中,言荀粲知晓今日兄长要至太学,故不远千里着书一封,以表心意,还嘱咐了这位仆人,一定要当场打开,高声朗读给众人。荀顗以儒术议论,荀粲这封信却是偏言道学,于荀顗主讲“言与意之关系”,则以为“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故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耳。荀顗当场便以《易》中“圣人立象以尽言”回之,仆人竟慢悠悠的又翻到第二张纸,纸上赫然写着“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道《易中》所谓“尽言”,是启发之语,不可尽听。后面荀顗自然还有回应,但已无人在意。事后各家口耳相传,不出几日就传得人尽皆知,有人好奇荀氏兄弟不和的八卦,清谈中人如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等,则对其内容更感兴趣,纷纷着文言说,各相驳斥。一时间,“言意之辩”俨然已成雒阳城一大热事。

“所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利者俗物,而命与仁,则是难以描摹,需用心领会之物,如此看来,‘言不尽意’为上。”夏侯渊之子夏侯和先说道。

“可如果六籍都是圣人之糟粕,夫子又何必修诗经,合春秋,览易文。因为只言片语强说‘言不尽意’,还是有失偏颇。”年纪轻轻已承閺乡侯爵位,时任尚书郎的卫瓘则以手撑抵着下巴,对激进之词颇有犹豫。

“要我说,还是‘言不尽意’为上,但其精要不在贬低六经,而在于‘体无’。”那厢刚睡醒的王粲之子王弼打了个呵欠,懒洋洋道,“平叔君不是有篇《无名论》吗,‘夫惟无名,故可得遍以天下之名名之’,而这里不过是夫惟不尽意,故可得遍以天下之意附之。”

“此之谓,君子不器。”出身河东名门裴氏的裴秀最后来了个总结。他推了推又要睡过去的王弼,“你和何尚书走得进,知不知道他上次带太学来得那东西是什么啊。”

“啊?”王弼歪着头想了会儿,“哦,那东西,好像是叫——五石散?”

“我听我哥说过这东西,他也是当年听我爹说的,说这五石散好像是之前修缮许都官邸时,从旧司空府的废册里找到的药方。据说是华神医留下的奇药,服之补精益气,有益四体,太//祖晚年似乎还用过,只需一包,药到病除。”

“世上要有这种奇物,太//祖早把药方给百姓传抄了,哪会封藏这么久。”卫瓘连连摇头,并不信夏侯和的话,“阿弼,你见过五石散的方子吗?”

“方子没见过,倒是上次到平叔君家中,他借着酒给我尝了些。”王弼道,“又苦又干,难吃死了,跟吃沙子似的。要是为了长命百岁,得天天吃这东西,我宁可早点死。”

“得了吧,上次我带你去吃鳣鱼,那么好吃的东西,你就动了两筷子。这天底下有你说好吃的东西吗?”

“我出去才没一会儿,你们怎么就从言不尽意谈到吃的了。”这时,钟繇的少子钟会走了进来。

“谁说天底下没我觉得好吃的东西了。阿会,”王弼一扫睡意,眼睛眨巴眨巴看向钟会,“你今天带没带伯母做的绿豆酥呀。”

“没——”见王弼一秒沉下去的脸,钟会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带了带了,母亲知道你爱吃这个可开心了,每次出门前都特意提醒我别忘了。”

“不仅这个,伯母做的红豆糕莲花饼我都爱吃。”从钟会手里接过食盒,王弼心满意足的趴回案上,垫着竹简吃绿豆酥。

“阿弼你又吃独食。”夏侯和不满的叫嚷道,“还有你,怎么不多带点。”

裴秀幽幽道:“带的再多,你抢得过阿弼吗?”

“好了好了,比起吃的,我带了更有趣的东西。”说着,钟会从袖中掏出一个盒子,打开盖子,里面放着几卷竹简,“刚才我听到你们再说五石散,你们看,”他打开一卷,在案上铺开,“这上面就有药方。”

“‘五石散,又名五毒散,乃前汉武帝朝之物,张骞开西域始得西传。后汉多事,故遗散方于西。配散者,当以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

“这还真是吃沙子啊,不对,吃石头。”

“后面呢,药效是什么?”

“我看看啊。‘右共十一五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七。’药效……”夏侯和看向下一列,“咦,后面都被涂黑了,没写药效。”

“不是涂黑,是被火灼到了。”钟会解释道,“本来父亲还留了好多卷,但几年前有个仆人不小心碰倒了烛火,从书房里就抢出来这么几卷。”

“原是钟伯父写的啊,怪不得这字……我前天还听人说,如今钟伯父一个字就值千金,那仆人这祸闯的也太大了吧。”

“你这是什么话。就是值再多钱,我父亲留下的手书,我还会卖了不成?”钟会皱眉道,又觉语气有些冲,呼出口气,“本来我们也打算重罚那仆人的,结果那场火之后,他就疯了,天天胡言乱语的,就放他回家去了。”

“这简……”一旁,卫瓘打开另一卷,读着读着眉头皱得越来越紧,“阿会,你看过其他简上的内容吗?”

“……没。”钟会迟疑了一下,应道。

“你们看这里。”卫瓘把竹简摊到众人面前,“‘建安十二年,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二袁亡虏耳,所忧当在刘表’,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

众人显然都意识到了奇怪之处,皆抬起头互相对望了一眼。几秒钟后,裴秀站起身飞快跑到讲堂旁的书阁,没过多久抱了几卷竹简回来,拿起一卷摊在刚才那卷简的旁边。

“‘建安十二年,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二袁亡虏耳,所忧当在刘表’,太//祖知表必不能任备,遂执意北行。’”

“‘六月,至易,天将大雨。郭嘉言曰:‘兵贵神速,益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六月,至易,天将大雨,诸将多怀退意,太//祖言曰:‘兵贵神速。若缓行军,敌必为备。当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不仅是征乌桓这件事。”裴秀道,“你们看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前。”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时刘备叛逃至徐,公将东征之,诸将皆曰不可,独郭嘉劝公,遂东击备,破之。’”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时刘备叛逃至徐,公将东征之,诸将皆曰不可。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遂东击备,破之。’”

“这到底……”

许久,夏侯和率先问出众人的心声:

“郭嘉,是谁?”

几人面面相觑,随即都摇了摇头。

“我数了数,不同的地方共有十六处,早至建安之前,晚至建安二十四年太//祖收荆州。”卫瓘对着两份简看了许久,“照目前来看,这郭嘉乃颍川阳翟人士,乃是□□当年的谋臣,且颇受器重。”

“不应该啊。”夏侯和道,“今年陛下加元服,特意下诏祀三代名臣于太//祖庙庭。要是这郭嘉真像这上面写的功绩卓绝,还得太//祖器重,这次怎么也不可能没有他啊。”

“会不会是这样。”裴秀思索了一会儿,用揣测的语气说道,“阿会你也知道,钟伯父素来喜欢写些奇闻异谈,没准这盒子里的这几卷,都是伯父依史文结合民间杂谈编写的,并不是真有其事。”

“阿秀说的有理。”没等钟会回答,夏侯和先连连点头,“你瞧这里,‘陈长文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廷诉是何等严肃之事,而且还是陈伯父亲自廷诉,谁不会吓个半死,太//祖又怎么可能‘愈益重之’;还有这儿,‘太//祖哀甚,恸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太//祖怎么可能对个谋士哭成那样;最关键的就是建安十二年这附近,刚写了郭嘉病殁于乌桓,后面又写十五年他随太//祖征荆州,一会儿生一会儿死的……”

“阿和,快别说了。”卫瓘拉了拉夏侯和的袖子,“你没看阿会都要生气了吗?”

“额……”夏侯和猛得止住嘴,顿了几秒,尴尬道,“这个,志怪之文嘛,荒诞未尝不是精妙之笔,对吧对吧。”说完,见钟会脸还是沉着的,小心翼翼凑到他身边,用胳膊轻轻碰了碰,“阿会,我不是故意说伯父写的东西有问题,你别真生我气啊,我——”

“在聊什么呢?”

堂外突然传来声音。少年们应声望去,见来者是钟会的长兄钟毓。而夏侯和这才发现,钟会一直沉着脸看向的,不是他,而是钟毓。

“定陵侯。”

几人站起身,规规矩矩地给钟毓行礼,独钟会和王弼坐在原处,前者是心有不愿,而后者则更可能是舍不得放下手里的绿豆酥。

“不必多礼,我是来接阿会回府的。”钟毓的目光慢慢扫过一遍众人,温和道,“对了,我来的时候从城南买了非鱼楼的糕点,你们尝一尝。”

“这……”

“本就是专门买给你们吃的,阿会那一份,我已经让仆人送回家里了。”

“那我们就却之不恭啦。”

说完,夏侯和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食盒,连吃了好几块。裴秀和卫瓘犹豫了一下,也各拿其一块,慢慢咬着。至于王弼,他显然对此挑剔的很,非鱼楼的糕点再金贵,也比不上他手里的这些。吃完最后一块绿豆酥,他一掀衣袍站起身,朝堂外走去。

“阿会,谢了。”

“你真不尝一块儿?”夏侯和朝王弼喊道。

“不尝,难吃。”

夏侯和顿了一下,替王弼带着歉意看向钟毓。后者摇了摇头,仍保持着温和的微笑,仿佛对王弼的话并不在意。

“对了,方才我来的时候,看到夏侯霸将军了,他正等你和他去武场呢。”

“我哥来了啊。”夏侯和擦了把嘴角的碎屑,“那我得赶快去找他,省得他又罚我练剑。”

“嗯,去吧。”

“定陵侯,我等,也告退了。”裴秀和卫瓘终于各自吃完了拿起的那块糕点,彼此对视一眼,向钟毓行礼后离开。一时间,堂中仅剩下钟会和钟毓两人,以及半盒没吃完的糕点。

钟毓拿起一块糕点,递到钟会面前:“怎么,不尝一块儿吗?”

“人都走了,还装什么兄友弟恭。”钟会轻哼一声,“要吃你拿回去自己吃。”

钟毓笑了笑,也不恼,把糕点扔回了食盒:“你知道,我不吃剩下的东西。”

“你到底来干什么的?”钟会冷声问道,“别说什么接我回府。按你的心思,怕是巴不得我这辈子都回不去。”

“不仅是你,还有你那贱妾的娘。”在钟会的拳头打过来之前,钟毓早有预料的抓住,挑衅般挑了挑眉,把钟会的手甩到一旁,“你还是太冲动了。处处树敌,到官场上,会吃大亏的。”

“干你什么事?!”

“不是我想管你,但你好歹是钟家的人,万一招惹祸端,累及家族,你万死都难辞其咎。”钟毓声音也冷了些,“听好了,洛阳城现在看着太平,实际上暗流涌动,谁都各怀鬼胎。你马上就要出仕了,入朝后谨言慎行,少露些锋芒,对你有好处。”

“得了吧。”钟会白了他一眼,“我看该小心的是你。当初请先帝抑制浮华的奏折中,可有你的一份。现在当年被贬官之人皆一一得势。要不了多久,曹爽估计就得把你发配出洛阳去。”

“我知道。”哪想到,钟毓并没有反驳,他淡淡的瞥向钟会,“如果我在洛阳,还用担心你惹什么祸吗?”

钟会怔了一下,又听钟毓淡漠的声音传来:“你我互看不顺眼不是一日两日,不差这一会儿的争吵。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姓钟,谁都不希望辱没父亲,辱没家族。凭此,你能稍微听进去点我刚才的话吗?”

“……知道了。”

“知道就好。如果有一日,你成了钟家的累赘,我是不会念及兄弟之情的。”说完,钟毓像想起什么,嗤笑一声,“对了,嫡庶有别,你我也算不得兄弟。”

“你——”

“知道你要说什么,多亏了你那娘,我也算不得什么正经嫡子。”钟毓摆摆手,“不吵了,我该走了。”转身的余光中,他瞥见案上摊开的竹简,“以后别动不动就把父亲的东西拿出来,万一丢了怎么办。”

“呵,你是嫉妒当年父亲只让我进他的书房吧。”

钟毓不屑于再进行这种孩子气的争吵,没再回答,转身离开了学堂。

等钟毓的背影消失后,钟会的脸色更阴沉了。他看了看食盒和案上的碎屑,又看了看空荡荡的讲堂,想到方才夏侯和兴高采烈去找他兄长的模样,心头忽然涌出了一丝委屈,既说不清,也道不明。

“阿会?”却是他低头去收拾竹简时,堂外传来了卫瓘的声音。他走到堂中,“我就知道你还没走。”

“你不是——”

“假的,阿秀也是。只不过中途他家中真的有仆人来,所以就我一个人回来找你了。”卫瓘蹲下身,帮钟会一起收拾,“别难过了。你看阿秀,前些年他嫡母对他母亲格外不好,多亏了他如今的名气,他母亲才好过了些。你那为嫡母贾氏,可比裴家的和柔多了,等将来,你出仕入朝,位极人臣,谁还敢小看你和你母亲。总归,哪个大家族里面多多少少没这样的事,看开些,习惯就好了。”

“我没难过。”钟会嘴硬道,“我就是在想这竹简的事。”

卫瓘眨眨眼,假装没有看见少年微微泛红的眼框:“你还是觉得不对劲?”

“父亲的确对奇闻异谈感兴趣,但多是记录,鲜少会自己写故事。”若说一开始是为了转移话题,那当这句话说出来,钟会忽然意识到,哪里似乎真的不太对劲,“伯玉,不如这样,我抄建安十二年前的,你抄建安十二年后的,我们把不同的地方比对着放到一起誊抄一份,等将来有时间了,再好好研究一下。”

“你是,发现了什么?”

“也没有,就是感觉如果深挖下去,或许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结果。”钟会道,“快日落了,我们一起抄快一些。”

见钟会没再为刚才的事难过,卫瓘也乐见其成:“好。”

两个人抄起来的确快了许多。钟会将两张帛简吹干,摞到一起叠入袖中。又看向桌案上的竹简,他拿起正打算放回盒子里,忽然心生一计。

“伯玉,这书阁里的书简,就算少了几卷,是不是一般也没人会发现。”

“这里的这些都是先生们照兰台史籍誊抄的,就算不见了,多半会再去其他书阁抄一份,应该不会大张旗鼓的去找。”

“那就好。”

说着,他伸出的手改了一个方向,转而拿起裴秀抱来的那几卷,放到了盒子中。

“这是因为什么?”卫瓘好奇问道。

钟会把盒子盖紧,又把剩下的竹简收到自己的书箧中:“我暂时也不知道……但总觉得,有朝一日,我一定会庆幸今天之举。”

“好了,那我们回家吧。我也想吃伯母做的绿豆酥了。”

“那你刚才怎么不问阿弼要?”

“我真的抢不过他啊。”

这是公元二百四十三年,曹魏正始四年,洛阳城中的一个片段,距钟毓失曹爽意被贬为魏郡太守还有一年,距高平陵政变还有六年,而距蜀汉覆灭,钟会因心软放走卫瓘,导致举兵失败与姜维葬身成都,还有二十二年。此时,年仅十九岁的钟会还不知道,因为他的这一举动,历史平静的湖面泛起了一丝涟漪。而更迅猛的惊涛骇浪,则要等到二十一年后,千里以外的绵竹关被邓艾攻破之时了。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 3个;风风、江烟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风风 60瓶;江烟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 肥水不流外人田 女公务员的日记 御女天下 回到明朝当王爷 渔港春夜 艳海风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天牢签到二十年,我举世无敌 豪门风流秘史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南墙有马 雪中悍刀行 NPC只想带系统搞钱 微忱 大明锦衣 灾变时代之最后的荣耀 网游之修罗传说 破云 我家娘子,不对劲 
经典收藏明星潜规则之皇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美漫异形 一体双魂,我带萌妹成神 洛青舟秦蒹葭小说阅读免费 开局双SSS天赋,阁下如何应对 泡妞大宗师 吞噬星空之杀敌就能顿悟 女子监狱的男人 提瓦特:最后一位魔导师 偷走男神buff后的事情 重生八零:佳妻致富忙 白宁武惊梦姜月璃小说阅读免费 末日之死亡游戏 摸骨师的春天 我的光芒照耀阿森纳 木叶:来自宇智波的灵魂之王 异世人生之精灵弓手 
最近更新网游:我有一箭可破万物 我的领民美女多 第四天灾【救赎佣兵团】 全民末世游戏,我开局无限增幅 魔兽:狼人传 后室:新世界 瓦:坏了,我成切割怪了! 带着塔罗牌穿越到孤岛求生 开局领先一个天赋怎么输 在现实与游戏中,寻回尘封的记忆 开局一个破屋:我有史上最坑系统 LOL:超神之路 全民转职:这个亡灵法师吸疯了 开局三个村民:我的帝国时代 我,神级辅助,带领Uzi夺冠 网游:我的背包能进化 我每十级掌握一个SSS技能 竹筏求生,升级就变强 灾后第六年,我靠发豆芽攒下农场 求生:魔法灾变世界 
[三国]嘉年 左篱 - [三国]嘉年txt下载 - [三国]嘉年最新章节 - [三国]嘉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