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嘉年

左篱

首页 >> [三国]嘉年 >> [三国]嘉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瑜伽老师花样多 猎艳谱群芳 盲人按摩师 苏倩 诸天无限从四合院开始 我真的只是想打铁 盛世春 港综:被坤哥抓去拍片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子夜鸮 丹道仙族 
[三国]嘉年 左篱 - [三国]嘉年全文阅读 - [三国]嘉年txt下载 - [三国]嘉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番外四】《晋语》考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十六·新亭游记

后学廿八子任序曰:南朝刘公《世说新语》言语篇有载“新亭对泣”语, 全引于下, 供诸君参读。其中“过江诸人”,盖指晋愍帝建兴四年,刘曜攻陷长安,王公贵臣皆仓皇渡江, 往依江南。次年, 元帝继位,是谓东晋。过江诸人,皆中土名族世家也: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 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 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 何至作楚囚相对!”

考证:《世语》未载神人一事。况桀溺乃春秋之人, 不当存于东晋一朝。盖彼时释家盛兴, 多好鬼怪, 后人辑乡野谣语于一册, 录作备语, 未暇考辨真伪。然其痛骂东晋诸生之语,实大快哉!

下为史载原文:

建康二年嘉月丙牟,春和景明, 惠风和畅, 父遂邀诸友往新亭, 藉卉饮宴。仆言有神人栖于山林,饮露披霜,与青山歌,年过百而容貌不改,盖有大人先生之姿,建安风骨、正始清音、竹林旷贤之事无一不晓。余奇甚,遂缘路寻之。

南土草木甚茂,行而无路,天落小雨,仆有归意。余恐去而有悔,遂舍仆独行。萋萋绿林,茂竹深篁,神凤云集,摄人心魄,行而忘其归途。忽闻泠泠水声,有语渊潭。一言“不若取辛夷为香引”,一眉蹙神凝,似有所思。二人皆素衣木簪,无玉玦香臭之饰,然其姿修长,温然如玉,山水为之失色。余拜之以神人。二人惊颦,继而问余来意。余具以实答,未暇多言,有赤顶白鹤旋于石径,似唤余同去。余匆诉别意,友白鹤、伴长风,踏石随溪,至所源处。

彼时,翠竹盈木,清风暖人人,渊鱼跃而复隐,戏觞至此渚。环顾四径,唯见一青衫人醉卧山石。余恐惊其长梦,嗫步而前,忽闻鹤唳九皋,振翅长歌。清溪澈澈,在彼之眸,奉觞于前,尽叙来意。人懒撑其身,初不欲言,余强请之,方道王侯将相无非过眼尘烟,黄白之物岂足牵劳心神,独彼时三分英雄气,堪佐今日酒,遂取酒于溪,为余讲建安旧事。余感于霸者柔情,痴于美人肝胆,叹于老将迟暮,和于壮士长歌。三尺之穴,不泯英雄豪情;渺渺天道,难阻人意至坚,金戈铁马,风云激昂,盈于胸怀,痛饮一大白,方畅此淋漓意。人旷然大笑,余方忆此间独彼一觞,忙奉酒归之,赧然不知所言。

逮至日暮,犹难惜别,欲邀神人至新亭,共饮青梅酒。人道青梅酸涩,难成佳酿,独彼之故友一人得其髓,尽藏山林,正待其归去。余复问友人名讳,尚未得应,但闻剑鸣铮铮,卷沙起石,遮天蔽日。欲追其衣袂,探而不得,孑孑怅然,不知所为。未几,天净云止,宴中觥筹交错,谈笑如旧,方知身是客矣。

余恸极,大哭不止。众人见此,皆惑而不解。或言南朝虽不及洛都之盛,亦有竹林山水之美,谈玄论释,暮送归鸿,但闻五弦在耳,无有名教之累,衣华锦,口甘饴,仆从如云,游于新亭,今大乐矣,君何悲哉。余哽不能言,久而心神稍定,痛骂诸公。“旧都沦丧,仓皇南渡,客于异乡。狐尚有首丘之志,尔已忘永嘉之仇。嗤杀身成仁为俗士,日日纵酒肆情,傅粉服散,自以为可追彭祖、友老庄,殊不知皆作楚囚也!”众人静默久矣,忽轰然大笑,皆道小子醉矣。独友人桀溺复言”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不若和光同尘,免毁形灭性之讥”。余恸极无泪,唯言诺诺,掷杯溪中,恨天下再无英雄。常欲乘风振翅归于山林,今老矣,久忘神人之貌也。

(全文完)

※※※※※※※※※※※※※※※※※※※※

【《嘉年》后记】

历经四年的时间,从高中毕业对历史学科只有粗浅的认知,到现在即将去读研正式进行学术的道路,这本小说也从最初的一时兴起自娱自乐的产物,渐渐变成了表达这段时间的许多思考的一个方式。但因为文笔的幼稚、题材的限制及其他限制原因(主要还是语死早),或许有一些东西尚需要这样一篇后记来补充,其中包含的种种主张皆是当下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永远接受质询,永远愿意改变。

(PS:文末有完结抽奖活动,不愿意看废话的可以直接划到最后orz)

有关的汉末的故事,一般会从何时开始谈起呢?从光武中兴开始。一般而言,说刘邦建立的西汉开国时是“布衣将相”之局,而刘秀中兴的东汉则是“世家捐资弃履,求万世富贵”。经常被引用的一个例子,是刘秀成为皇帝,天下也基本一统了之后,决定核定天下土地,整理民籍,方便国家收税。但这在实际操作中遭到了阻挠,因为当时土地兼并已经十分严重,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依附于掌握大量土地的世家,民籍都系于私门而不是朝廷的账册上,可想而知凭此世家可以逃掉多少人头税,而一旦改变,世家又得失去多少利益。

「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这句话是刘秀派人到各地核查土地时得到的回信。不可问的地方,是刘秀出生之地,是“帝乡”,皇室宗亲、达官显贵遍地都是,这样的背景下,自然不可问,不能问。

但稍等。不要因为上面的描述与既有的印象,就以为“世家”恶贯满盈,毫无价值。实际并非如此。东汉的确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世家”的烙印,但仍旧鼎盛了百年之久。为什么?尽量避免答历史题的语气之后,我挑出本文最想强调的一个关键但不唯一的因素:世家也好、百姓也好,都认同、相信皇权政治。因此,世家的确掌握更多的资源,但大多数家族都怀有“辅佐刘氏、振兴国家、抚育百姓”的公心,换言之,他们鲜少将自己家族的利益和国家的公共利益割裂,甚至为了后者,牺牲前者也是他们认同的一种“大义”。由于多半都是书香门第,长年累月圣贤经典的浸染,让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符合我们现代人对于“国家栋梁”“天下为公”的想象。这一点单看东汉的初期几家外戚(阴、马、邓、窦)、几位贤后就可以知晓。

阎步克先生有一本书,叫《波峰与波谷》,庸俗的来取先生这本书中的这个比喻,至少从东汉中后期开始,历史从波峰开始下降至波谷。这里稍微分条阐述一下,来为后文铺垫:

1.土地。

前文已经说了,土地始终是国家的心腹大患。土地兼并入世家,大量自耕农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流民一般有两个选择,要不是卖身给世家为奴,此时国家损失大量税款,难以运作;要不就是落草为寇,这就造成了地方政权的极度不稳定。黄巾之乱之所以那般声势浩大,就是因为流散在民间快饿死的人太多了。

2.气候。

翻看史书,会发现东汉真是年年有灾,年年有荒,不是旱灾蝗灾地震,就是天上的星星三百六十度回旋瞎转。从自然角度看,这是因为东汉中后期,地球进入了一个小冰川期,自然灾害频发不说,天气会越来越冷。天气一冷,庄稼不好种,草原也长不好。草原长不好,汉朝四周的游牧民族,就必须往温暖的地方迁徙,于是边疆的祸乱更加严重。当时匈奴已经衰弱,但西边的羌人,北边的鲜卑逐渐鼎盛,甚至一度打到了三辅,接近长安。朝廷几次考虑,要不要索性舍弃凉州,守住中原就好。

这样说可能没有什么直观感觉。拿今天代入一下,长江以南快被列强夺走了,上海危在旦夕,首都那边一堆人在讨论,要不索性划江而治,守住北京才是最重要的。你问为什么啊,这有辱国体啊!答:没钱、没兵、没将,再打国家就得破产了。

是的,因为羌乱,因为土地问题,东汉一度面临破产危机。当然,到汉灵帝的时候,国家颇不破产,已经不重要了。

3.天命

在文中第148章,即平定荆州之后,提起了一个问题“秦何以亡天下”。撇去其他因素不论,如今关注较多的,是由于秦朝没有建立起统治的绝对合法性。如果天下是“有能者而居之”,那自然陈胜、吴广可以“天下宁有种乎”,泗水亭长刘邦也能“马上取天下”,文帝、景帝“七国之乱”,那也是既然大家都流着老刘家的血,凭什么你能当皇帝我不行。

当时有一个经典事件,就是两个儒生当着皇帝的面争论,一个说“商灭夏、周灭商,是不对的。”另一个说:“你说的不对。夏桀、纣王残暴,百姓归心于商周,所以商汤武王是真命天子。”先前人再说:“鞋子再好,能顶头上吗?君臣之分,就是君在上,臣在下,商汤武王就是乱臣贼子,就是大坏蛋!”另一个很生气,于是反驳:“照你这么说,高祖灭秦朝也是大逆不道对不对!”这时学术讨论就涉及到实际政治了,皇帝赶忙出来说:“马肝有毒,不吃它不能说不知道滋味。”言下之意就是说,你们快别说了,再说刘家的皇位还怎么坐!这则事就是“毋食马肝”的典故,也表现出在当时,没有一套自圆其说的逻辑,来既保证汉灭秦有绝对正义性,又不会在将来被同一套说辞打败,落入秦的命运(当然还是被打败了啧啧老曹真帅x)。

那这时候怎么办?引入神权。提起董仲舒,大家第一反应都是他帮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独尊的“儒”具体是什么?自然不能是孟子的“百姓才是第一位,你要是个暴君我就推翻你哼唧呸!”,而是“君权神授”的儒学,“卯金刀—刘”是天命选定的,刘邦打败秦朝,打败项羽,那是因为他是炎帝之子,注定要“斩白蛇取天下”。这样,汉朝统治的绝对合法权就保住了。到光武刘秀的时候,他本人也十分喜欢“谶纬”(类似引入天命思想后的儒学变种),要说他真信这个,到真不一定,但当时谶纬里面有一句话,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刘秀打败王莽,复兴汉室,这就是天命所定,他当然要极力推崇了。(关于刘秀有多神奇,详情搜索“刘秀 陨石召唤术”)

但董仲舒也好,其他儒生也好,都留了个心眼。万一你这皇帝真是个暴君,难道我们堂堂圣人子弟还要助纣为虐?我们得对天下百姓负责啊。于是,皇帝的“天命”是有条件的,一旦你不当个好皇帝,“天命”就会从刘氏转移给其他家。有的时候天上日食月食,地上旱灾洪水,那都是老天给你这皇帝的警告,要是你不赶快听我们这些忠心的大臣的话,勤政爱民,那你就快完了。这就导致一旦自然灾害频发,不仅客观上会造成损失,主观上也会让人觉得,这皇帝药丸。

前面说道,东汉中后期地球进入小冰川期,自然灾害频发,所有人包括皇帝自己都很惶恐,怀疑是不是天命已不在刘氏。而谶纬中,刚好有一句话,应证了当时的情形:“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何?魏也。或许,谶纬其中真的包含着某种玄妙的力量,也说不定?

4.皇权

如果汉末仅仅是天命的一次转移,那曹魏建立之后,应当再复汉家四百年的国泰民安。但我们都知道,并没有,很快,司马氏篡位夺权,晋代魏立,再之后,晋朝内乱,南迁,东晋建立,南北朝中,发生了n次所谓天命转移的闹剧。

问题发生在哪里?在于几乎所有人都看透,“君权神授”就是个骗人的东西。东汉中后期,子嗣出现了大问题,要不是幼子登基,要不就是从宗室里找孩子来继承大统。孩子小,就需要太后执政(顺带一提,东汉太后当政时与皇帝无异,自称“朕”,甚至皇帝面对太后有时会称“臣”)。太后毕竟是女子,存在一定的不方便,就既需要母家兄弟帮忙,又需要宦官通传诏令,于是外戚与宦官势力崛起。外戚骄奢跋扈,乃至于就因为小皇帝一句抱怨,就把小皇帝毒死的事,朝野上下乌烟瘴气。而等小皇帝长大,不满外戚跋扈,就依靠从小陪他长大的宦官杀死外戚,接着给宦官封侯。宦官有了权力,比外戚更加残暴,朝廷更加乌烟瘴气。这时,皇帝死了,新皇帝继位,有些责任感的外戚又出来打击宦官,之后,又被宦官灭门……周而复始,整个朝廷越来越乱,越来越乱。

皇帝本身的素质更存在几大问题。汉灵帝,一个当了皇帝,每天只想着如何卖官敛财回家养老的神奇存在,一堆官员帮他平定各地贼寇,抚育流民,他褒奖功臣,转手给五个就没踏出宫闱的宦官赏金封侯。

总而言之,此时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皇帝”真的只是一个被人为赋予神圣意义的符号。你可以利用,我可以利用,不用害怕什么天命谴责,很快,真正掌握国家大部分资源的名门世家,才是天命。

5.公心泯灭,私利为上

皇帝昏庸,朝廷昏暗时,比起普通百姓只想苟且求生,读过书受过教育的人,反而是最想尽快改变现状,还天下海晏河清的一群人。反抗外戚、反抗宦官,他们不畏生死,不惧得失,形成一股巨大的遍布天下的舆论力量,企图让社稷恢复一些清明。慷慨激昂,批判时政,大义凛然之风,千年之后再读,亦是满心澎湃,壮其高志!

然后就是两次党锢。

什么是党锢。就是皇帝听信宦官的话,不认为你们这些人是为了国家好,而是在结党营私,妄图颠覆朝廷,自然要把你们都抓起来,该杀的杀,该关的关,你的亲人、学生都不能当官。汉末士大夫也是极为有骨气的人,没被杀,没被抓的人主动去告诉官府,我要和诸公同罪。一些地方官员同情党人,抛官弃家,帮助党人逃亡。这轰轰烈烈的党锢之祸,不仅杀了无数忠臣良士,更把这些读书人的公心也杀灭了。

何必呢?一辈子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到最后被效忠的皇帝说成是乱臣贼子,被弃尸在洛阳城外的亭子,下令任何人都不许收尸。浮生一场大梦,万世皆空,何不隐居山林,修身养性,视凡尘为过眼浮云,求长生解脱呢?

越来越多的士人一辈子隐居在家,不愿意为官,朝廷让他们去当官,他们就装病推脱,甚至连夜逃跑。而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掌握资源的世家,也渐渐反应过来。何必呢?朝廷、国家、公利,有那么重要吗?保住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族才是最重要的啊。

其实,这在党锢之祸之前,也已有了萌芽。东汉的选官制度,是根据士人在各州郡的名望选官。那倘若你是一个大家族的子弟,亦或者是某位名儒的学生,自然比其他人容易当官。当时的结党,自然有因为公义聚在一起的士大夫,所谓“君子群而不党”,但也有很多人,也都是读书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拉帮结派,沆瀣一气。

这些枯燥的东西或许说得有些多了,但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切实感受到这篇文中的各个人,处在怎样一个环境之中。积聚多年的问题,一举在汉末全数爆发,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无数的战争与死亡,更多的是无数次对自己信仰的价值的拷问。

对于曹操:你真的不想当皇帝吗?你真的从没想过曹丕会在你之后称帝吗?你杀了那么多人,扪心自问,真的全都是为了还天下太平吗?你有没有想过,以杀止杀多了,杀戮就会变成习惯,你将来真的洗得干净手上的血吗?为了将来的太平,难道就可以害死现在的人吗,更何况,你真的带来永久的太平了吗?你敢对着这些哭泣的婴儿,失去父母的孩子回答吗?!

对于荀彧:你是真的效忠欲汉室吗?还是出于懦弱,不敢否定从小到大的信念?一面默许血流于野,一面讲求仁义,你是伪善吗?凭什么天下不能有能者居之?汉室、刘氏、天命,不都是骗人的东西吗?如果汉室存亡和天下太平只能择其一,你难道还肯选择汉室吗?你最后的死,是作为懦夫的逃避吗?

对于刘备:杀一个人,救一百人,你真的能忍住不杀吗?你不杀那一个人,真的是因为生命不可以计算,而不是由于自己不敢承担杀人的责任吗?“不为”的近义词是“见死不救”,这还算得上善良吗?你能不为,真的不是因为死得那一百人与人非亲非故吗?如果那是关云长呢?是张翼德呢?是诸葛孔明呢?是你所珍视的所有人呢?你没有因仇恨迷失自我,真的不是因为你还没有感受到切骨之痛吗?

这三个人是文中想要质问的典型,当然还有很多人,刘协、司马懿……反倒是身为主角的郭嘉,他足够恣意放纵,将太平和战乱等同视之,为了实现曹操的志向,可以视情况舍弃其余的一切价值。他不承担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的责任,但他在不断的叩问那些要承担这些责任的人,你所坚信的正义,是正义吗?你所坚持的善良,是善良吗?在这荒诞虚妄的末世,你真的能从始至终坚守本心吗?

这是一段令人十分难过的历史。魏晋暂时的安定就像是暴风雨来前最后的宁静,一切都在慢慢腐化,堕落,生活在汉末的人穷尽一生的追求,自以为开创的太平,实际上不过是虚假,不过是幻觉。曹魏末年,照样是权臣当道,只是这一次,可没有那么多甘为魏室而死的大臣;荀彧想要用自己的死扞卫的纲常伦理,没过多少年就进一步崩坏,好一个个读圣贤书的人,为了家族为了功名利禄奴颜婢膝,祸乱来了抛下百姓鼠窜而逃;刘备积攒了一生的怀疑,终于被兄弟们的死亡激化为仇恨,最后有了最后那一场荆州之战,有了夷陵那一场大火。

但没有关系的,真的,没有关系。

尼采哲学中有一个着名的词:超人。用英语单词来解释,不是“superman”,而是“overman”,即超越自己。每个人都是生活在限定的历史条件之下,都有其特殊性与不得已,都要面对这个残酷又瞬息万变的世界,更遑论是汉末这个,“上帝已死”,万事万物坍塌的年代。但英雄会怎么做?他们不会逃避自我怀疑,不会逃避任何残酷的现实,他们睁大了眼睛,看清一切,知道世上不存在永恒,知道太平战乱不过历史的正反面,知道自己的坚持必须要付出同样美好的事物作为代价。这个时候,他们问自己,还愿意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吗?

英雄啊,就是以最英勇的姿态,面对残酷的世界,而在残酷的现实之上,尽可能实现自己的超越。人之平凡与伟大,正统一于这样一种脚踩大地,永恒向上的意志当中。

对于刘备:在最后,他得到了答案,为了拯救天下而害死无辜者就是错的,而他为了兄弟而再起战乱,他也是错的。他放下了仇恨,回归了本心,拥抱最初的桃园。

对于荀彧:他知道汉室的确只是一个象征,但这个象征仍具有维持世间秩序的意义。他知道或许这套体系迟早会崩溃,但既然一息尚存,他就不会逃避为天下苍生立心立命的责任。

对于曹操:他杀了很多人,他记得手上沾染的每一滴血。他不会为自己辩护,说自己是多么情非得已,多么大义凛然,怎么骂他也没有关系,他知道自己在做该做的事。而世界上,不是每一件该做的事,都是正义的事。

至于百年之后的世界呢?

「一万年太久,咱们只争朝夕。」

历史是一条不问悲喜的河流,也许我们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无法达成我们想要的结果。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现在我们什么也不做,将来一定会出现比我们所想象的更悲惨的历史。面对所有的质问,承认所有的现实,他们达成了自己价值的圆满。

当然,除了这些,文中其实还夹带了一些“私货”。比如许多地方都在一次次的说,将那些刻板的概念应用在现实政治当中有多么天真,在三国那是“腐儒的仁义”,在现在则是我们张口就来的某些概念(自由和平等是含义相冲突的两个词);比如在第一、第二篇番外中对曹魏时的太学和曹爽一些人的描述:不是所有时候读书人都会像党锢之祸中的士人那么有骨气,他们也可能像曹爽、何晏、邓飏,天天研究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追名逐利、党同伐异,把国家搅得一团混乱,还能拿高大伟岸的话为自己辩护;在实际政治治理中,何种制度是一个很重要很关键但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当掌握国家资源的人不在乎国家共同利益,只在乎私家利益时,一定会导致更加腐化的结果……总而言之,这些其实也都是一家之言,背后所隐含的,无非是我的一些奢望。看待历史也好,看待当下也好,多读书,多思考,不要被那些乍一听合理但经不起推敲的言论蛊惑。

在《嘉年》之后,计划会开两个坑。一个是【炎兴元年】(收藏了“景耀”那篇的小天使可以改搜这个名字,那篇我选错分类太难改了QAQ),刘备的桃园,在诸葛亮手中究竟如何在益州实现,最后的季汉的覆灭,真的无法改变吗?一个是【正始十年】,高平陵之后,曹魏司马氏当政,愈发的世风日下,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私利。后来,司马昭因为贾充害死魏帝曹髦,不得不大举伐蜀,挽回声望。那倘若这场战役并未像历史上那样,攻破成都,大胜而归,魏晋的历史,还有发生变数的可能吗?

最后,要感谢四年多以来各位小天使的支持和包容,没有你们,我大概不可能填完这么大的坑。尤其感谢【且自】小天使,为嘉年剪辑的两个视频(B站:和)以及画的人设图。期待亲爱的们长评的投喂,无论是在晋江、LOFTER还是微博上超过五百字的关于《嘉年》的评论,都可以参与完结抽奖活动:

一等奖1位,是一个大概6000rmb的包(感谢且自小天使的赞助);

二等奖3位,奖品是淘宝上超过100rmb的零食大礼包;

三等奖6位,在晋江上或者其他方式转20元的红包。

此外,所有参与本活动的小天使在将来《嘉年》如果出本时,都可以立减5元。开奖时间为9月1日,记得要在这之前参与哟~

什么,没人理你怎么办。

就当我自娱自乐好了噫QAQ

此外,建议大家加一下书群,如果要出本的话,后续会主要在群里公布消息。在老福特和微博上评论的,也要记得@我,这样我才能及时看见。

最后的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是你们让我坚信,这的确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 肥水不流外人田 御女天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携秋水揽入星河 回到明朝当王爷 渔港春夜 豪门风流秘史 龙魂侠影 南墙有马 田野花香 我的极品女老师 雪中悍刀行 微忱 大明锦衣 网游之修罗传说 艳福不浅 猎艳江湖 破云 蛊真人 
经典收藏明星潜规则之皇 重生香港之娱乐后宫 肥水不流外人田 死神之阳光开朗大男孩 混在豪门泡妞的日子 美漫异形 一体双魂,我带萌妹成神 吞噬星空之杀敌就能顿悟 转职剑仙:出剑便是天罚 提瓦特:最后一位魔导师 穿越王妃有点闲 网游无极 偷走男神buff后的事情 白宁武惊梦姜月璃小说阅读免费 末日之死亡游戏 我的光芒照耀阿森纳 乡村小刁民 霍格沃兹:从战锤归来的伯恩 木叶:来自宇智波的灵魂之王 联盟之从妖姬辅助开始 
最近更新网游:我有一箭可破万物 我的领民美女多 第四天灾【救赎佣兵团】 全民末世游戏,我开局无限增幅 魔兽:狼人传 后室:新世界 瓦:坏了,我成切割怪了! 带着塔罗牌穿越到孤岛求生 开局领先一个天赋怎么输 在现实与游戏中,寻回尘封的记忆 断绝关系后,法爷杀怪永久加属性 我一个山贼,抢点美女玩家怎么了 开局一个破屋:我有史上最坑系统 国运领主,特殊兵种是第四天灾 木筏求生:我得到了一本古书 异世玩魔兽网友 同步游戏属性,我成为了全球最强 网游之从梁山开始征战世界 网游:我获得了即时杀戮的能力 梦幻西游:王姨被我薅秃了 
[三国]嘉年 左篱 - [三国]嘉年txt下载 - [三国]嘉年最新章节 - [三国]嘉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