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玄武裂天 王牌进化 闯红楼 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 狂妃很彪悍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金牌帝婿 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 唐人的餐桌 扬锋汉起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 三国之最风流全文阅读 - 三国之最风流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26 招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黄忠叫来诸人,来到后院。为不打扰许母、许季休息,在南边随便找了间屋。黄忠提前在屋内铺设好席子,诸人脱掉鞋,鱼贯入席。

荀贞坐在正中,杜买、黄忠分列左右,余者依照爵位、年龄的高低依次坐定。

荀贞注意到杜买情绪不高,跪坐在席上,发呆似的,时不时皱皱眉头,当下问道:“杜君,昨夜没休息好么?”

杜买回过神,答道:“昨夜趁着酒意,一觉睡到天亮。休息得很好。”

“那怎么看你有些萎靡?”

“……。”

荀贞瞧了瞧他,猜出了他的心事,问道:“可是在担忧昨夜之事?”

“……,不瞒荀君,俺是有点担忧,怕会外传。”

程偃不满起来,说道:“昨晚不是说得好好的么?怎么又反复?知道此事的只有咱们和许仲的朋党。他们肯定不会乱说,咱们也不说,谁能知晓?怎会外传?”

“只怕武贵,……。”

武贵这个麻烦,不但杜买、黄忠想到了,陈褒也想到了,不过他并不担心,接口说道:“如荀君所言,武贵知道许仲的行踪却闭口不说。只要许仲一天不被抓,他就别想离开犴狱。”

却是与荀贞的解决办法一模一样。

杜买说道:“话是这么说,但咱们只是个亭舍,没有权力长期扣押人犯。若是被县中知晓?”

繁阳亭是个野亭,远离县治,但这不代表县中就对其不闻不问,就像郡中有督邮日常巡查各县一样,县中也有椽吏日常巡查各处乡、亭,武贵被关押的事绝对瞒不住。瞒不住还算好的,弄不好,县里会派人把武贵带去县中盘问。到那时,一切不都露馅了?

陈褒说道:“犴狱脏乱,臭味熏鼻,往常椽吏巡查到咱们亭部时从不会亲自进去。老杜,你要是担忧武贵会被提去县里,到时候就说他犯的是别的事儿,不就完了么?”

“就怕隐瞒不住。”

陈褒说道:“武贵一个乡间无赖,名声极坏。如果县里的椽吏问及,实在不行,咱们就实话实说,只他夜闯寡妇门这一条,关他个十天半月的也不过分。”

“关他十天半月当然可以,但以后呢?能一直扣押亭中么?早晚要放他走的。”

陈褒笑道:“武贵这类人欺软怕硬,也就能欺负欺负寡妇孤女,把他关个十天半月的,慢慢整治收拾他,便以后放了他走,借几个胆子他也不敢乱说!……,何况,昨晚之事他到底听见了没有,咱们还不知道,老杜,何必胡乱猜测呢?”

荀贞叫他们来是为商议“备寇”,不是为商量怎么解决武贵这个麻烦的,听他们争论了几句,他自有主张,笑道:“杜君所忧有理,阿褒所言亦有理。不过以我看来,你们都忘了一件事。”

杜买、陈褒问道:“什么事儿?”

“昨晚上的主角不是咱们,而是许仲。”

杜买、陈褒立刻恍然。程偃没听懂,问道:“什么意思?”

“许仲为了救母,敢独身来见咱们;他的朋党为了助他,敢聚众冲击亭舍。就算武贵听见了昨晚的动静,除非他不要命了,否则怎会胡乱说话?”

许仲和他的朋党都是“轻生尚气”之徒,就算武贵听见了昨晚之事,如果他敢告密,别的不说,便只许仲就不会放过他。——武贵虽然无赖,也算轻侠一流,对许仲等人肯定十分了解,不会想不到这一层。所以,正如荀贞所言:除非他不要命了,否则定不敢乱说,必守口如瓶。

也正因为想到了此层,荀贞对“武贵”并不在意,不觉得他是个麻烦。

黄忠、陈褒、程偃等人都道:“荀君所言甚是。”

“杜君以为呢?”

“听了荀君这么一讲,是俺多虑了。”

“那咱们言归正传?”

“正要请教荀君召我等前来,是为何事?”

“去年大疫,盗贼蜂起,藏匿山林,待到冬天,或会剽掠亭部。我既为亭长,便有保护一方的职责。如今九月,正是缮五兵,习骑射,以备冬寇之时。前日,黄公曾有此议,因忙於许仲案,无暇顾忌,今时稍闲,我决定开始着手。”

程偃猛地一拍大腿,头一个赞成,说道:“正该如此!”

黄忠亦道:“去年的大疫死者极多。别说贫家了,一些中家都因为操办丧事而典卖宅地、荡尽家产。相比邻近诸亭,本亭还算好的,即便如此,也有几十户住民破家。春里、北平里、南平里都有人弃家远走,不知去了何处。”

陈褒说道:“但凡弃家远走的,十之**聚集草泽、沦为寇贼,现今天还暖和,路上行人也多,他们尚能行劫道中,等到冬天,大雪封路之时,确有可能会剽掠乡里。……,去年,邻近的亭部就被盗贼抢掠过。”

杜买是“求盗”,在治安这一块儿,他是荀贞的第一副手。荀贞问他:“杜君以为如何?”

杜买没有意见,说道:“荀君不说,俺早晚也要提议。只不知荀君的章程如何?”

“郑君在时,是个什么章程?”

“郑君在时是按里抽人。本亭共有六个里,按照住户丁壮的多寡,每个里抽出不同数量的精壮,多则十余人,少则七八人。……,去年总共组织了五十余人,刚好编成一队。”

军中编制,最低为“伍”,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队。一队五十人。

只组织了五十余人?这和荀贞的预期有点差距。

他沉吟说道:“每个里抽选的精壮,多则十余,少则七八,是不是少了点?”

“荀君的意思是?”

“本亭住民千余口,分散六里之中,只抽五十余人,够何用处?去年疫病严重,今冬形势严峻,我以为不如多抽些人。”

“多抽些?”

“抽一屯如何?”

两“队”一“屯”,一屯百人上下。也就是说,比去年多出一倍。杜买迟疑地说道:“一屯?是不是有点多了?”

黄忠说道:“荀君有所不知,抽调演练是件苦事,去年那五十余人还是勉勉强强凑成的。一下翻一番、加一倍,恐怕难度很大。”

“今年不比去年。去年是刚刚大疫,今年是贼势已成。若是碰上大股的寇贼抄掠,区区五十余人怎能守得住地方太平?”

“话是这么说,就怕亭部住民不能领会荀君好意。”

“要不这么着,诸位多辛苦辛苦,多劝说劝说各里的里长。若是实在招不够,那就招多少是多少。总之,多多益善。如何?”

“也只能如此了。”

定好召集人数的目标,荀贞又问道:“去年怎么训练的?”

仍是杜买回答:“每五天聚集演练一次,一次半天。按照各人的特长,分为步战、弓矢。步战习兵器、手搏;弓矢习射。”

五天操练一次,一次半天。一个月总共才有三天的训练时间,这能练出个什么?按荀贞的意思,最好每天都操练,不过这显然不可能。即使农闲,老百姓毕竟不是军人,让他们每天都来,用不了两天,定怨声载道。那就算每天操练不行,至少也要两三天一次罢?不过现在不是讲这个的时候,他也没有提,只是问道:“步战多少?弓矢多少?”

“大多步战,弓矢不到十人。”

“训练的吃用怎么算?”

“一部分是黔首自备,一部分是各里的富户资助。”

“富户?”

“主要便是冯家了。”

“噢!”

冯家是本亭最有钱的,钱越多自然也就越怕盗贼,对操练精壮、防备冬寇的事儿自然也就越上心。程偃插嘴说了一句:“冯家不但出米粮助亭中备寇,他们自家也会把徒附、奴婢组织起来同样操练,操练得比咱们还积极呢。咱们是五天一操,他们是三天一次。”

“冯家组织的徒附、奴婢有多少人?”

“每年都不同,去年十几人。今年三月青黄不接时,他家又趁机买了不少地,收了不少徒附,估计今年的人数会多一点。”

荀贞心道:“早就想去这冯家看一看,被许仲缠住身,一直不得闲。现在倒是可以借‘操练备寇’的空儿,去他家造访。”他要想在本地立住脚,只得到轻侠的支持不行,还必须要有大户的支持。不过去冯家也不急在一时。

大致了解了去年的情形,他说道:“前车后辙。既有去年的章程在,今年依然照此。诸君,这便下去各里,通知各个里长罢?……,切记,务必要将今年与去年的不同讲解清楚,争取招够一屯。”

诸人齐声应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明星潜规则之皇 赵氏嫡女 八岁的我,制霸娱乐圈 四合院:开局让贾东旭变太监 大明都督 御女天下 绝色嚣张九小姐 乡村艳医 娱乐:我一点也不渣 导演巨星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从秦开始直播历史 不死剑修 肥水不流外人田 文娱:开局拿杨老板小金库搞投资 快穿之我在小世界里终老 我在综武世界当幕后黑手 阎王勾错魂,穿越闪军婚易孕多胎 全家穿越:带着百亿物资去逃荒 重生飞扬年代 
经典收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 我在大唐做战神 红楼志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 我有皇帝分身 王牌进化 大秦从拥兵自重开始 残情王爷,溺宠二嫁妃 古代生活之开局帮老板娘磨豆腐 争霸:我用火炮在古代以德服人 凤舞隋末 海贼之横行天下 医执天下 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 三国之大霸主 
最近更新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三国S2逆天重来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绝世小书儒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鬼明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千羽谱:夜医 三国:和貂蝉喝酒 回到大汉打天下 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 穿越三国之与妻行 兴晋 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 逆境富豪 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汉楚 大明1840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 三国之最风流txt下载 - 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 三国之最风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